最近,一条有些骇人听闻的信息冲上了热搜:2027年,韩国或将无本土新片上映。
原来,这两年韩国票房不景气,电影院纷纷倒闭,投资者对大片投资更谨慎,而电影人才也大量被流媒体平台吸纳…
有多位韩国导演透露,韩国电影产业,正面临前所未有的“崩溃危机”。
此前凭借《首尔之春》吸引1300万观众的金性洙导演说:除了许秦豪导演的《暗杀者们》已经拍摄到中期之外,我就没听到过其他任何电影开机拍摄的消息…
现在没人在拍,意味着未来没片可上…
![]()
不敢想象,曾经屡出佳作的韩国电影,也会有萎靡的一天…
事实上,今年以来,确实没见到什么像样的韩国电影,而乌鸦今天要推荐的这部,也是最近在网飞平台上线的。
这年头的韩国电影,且看且珍惜吧:
《凶降喜讯》
![]()
1970年3月31日,一架日本飞机,降落在了朝鲜平壤机场。
此刻机上所有人,都松了一口气:谢天谢地,我还活着…
![]()
![]()
就在当天早上,飞机从东京羽田机场起飞,计划飞往福冈。
但起飞后没多久,9名伪装成乘客的劫机者突然行动,他们手持日本刀和炸药,迅速控制了飞机。
他们声称是“共产主义者”,要革资本主义的命,投奔社会主义阵营,宣布将飞机劫持前往朝鲜…
经过一番波折,他们终于如愿抵达了平壤…
而机场此刻也拉起了欢迎横幅,有朝鲜军人和身穿民族服饰的朝鲜女孩列队欢迎,乐团演奏出欢快的曲子,气氛显得非常友好…
![]()
![]()
![]()
但劫机者们还是发现,这个机场有点不寻常:
平壤机场的跑道上,怎么会有美国资本主义的飞机?
塔台回应:啊,那是我们伪装的美国飞机…
![]()
但是,旁边一栋大楼里,竟然有个黑人在啃汉堡?
对方又回应:他是苏联派来的友军。
![]()
苏联有黑人吗?此时又有人说,有的,普希金就是个黑人,这是常识…
常识?劫机头目一听来劲了,打开窗户向欢迎的人群发起了知识问答:你们领导人的生日是几月几号?
![]()
一问,就露馅了…
原来这里根本不是平壤,而是韩国金浦机场。
韩国当局不知道是怎么想的,居然企图把金浦机场伪装成平壤机场,欺骗劫机者…
![]()
短短一天内,机场被彻底改造了…
他们重新刷了墙,换了国旗,甚至找来一个专门拍反共电影的剧组和一帮群演,服化道算是做得很足了…
但没想到,很快就被劫机者揭穿了…
一时间,劫机者们怒不可遏,要求立刻离开,机上乘客的性命危在旦夕…
![]()
![]()
以上情节,来自最近上线网飞的韩国黑色喜剧惊悚电影:《凶降喜讯》。
它用一种轻松荒诞的方式,讲述了一个原本紧张刺激的劫机营救故事,其中包含了对当时政治局势和官僚体系的讽刺。
目前豆瓣评分7.6,是今年到目前为止,最值得一看的韩国电影。
顺便说一下,我看到一些网友夸这部电影时喜欢说“韩国太敢拍了”…
这部当然也算“敢拍”的范畴,但看过韩国以前那些大尺度讽刺作品,就会觉得这部的讽刺力度和深度,只能算中等水平…
另外,人家韩国本来也没有什么审查制度,谈不上敢不敢拍,因此我对韩国电影人的要求甚至会更高一点,敢讽刺在我这儿都不能算优点。
![]()
这部《凶降喜讯》之所以值得一看,首先是它取材自真实事件。
这是日本史上第一次劫机事件:1970年的“淀号劫机事件”。
9名劫机者,是日本“共产主义者同盟赤军派”的成员。
年轻读者可能对这段历史比较陌生,简单来说,“赤军派”是上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日本出现的一个极左翼激进组织。他们主张通过武装斗争和暴力革命来推翻日本政府和皇室,实现他们心目中的共产主义理想。
他们劫机飞往朝鲜,因为他们认为,朝鲜是地理距离最近的“和帝国主义有敌对关系的国家”,是“敌人的敌人”,是“最近的反美国家”。
![]()
![]()
而他们之所以能够劫机成功,关键因素是当时坐飞机不需要安检…
也因此,“淀号劫机事件”促使日本当年就紧急通过了《劫机防止法》,加强航空安全。
事实上,七十年代,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股劫机狂潮,这些劫机事件直接推动了安检制度的建立。
也就是从那时起,乘坐飞机才需要接受强制性安检:通过金属探测门、X光扫描行李。
当然我们都知道,多年后还有惨痛的“9·11”事件,在那之后,飞机禁品清单更繁复了…
可以说,我们今天在机场经历的每一道安检程序,背后几乎都对应着一场或一系列惨痛的历史教训。航空安检的历史,就是一部与劫机及其他恐怖袭击手段不断“斗智斗勇”的进化史。
![]()
![]()
说回“淀号劫机事件”。
现实中,劫机者控制了日航的“淀号”班机,要求飞往平壤,但机组人员以燃料不足为由,首先降落在福冈机场。
在福冈,劫机者释放了23名老人、女性及儿童乘客,并补充了燃料。
随后,飞机飞往韩国金浦机场。
当时日、韩、朝三国关系敏感,再加上背后的美苏大国,局势极为复杂,劫机者在此与日本当局进行了长时间的谈判。
在日本政府与朝鲜方面进行秘密沟通后,朝鲜同意接收这架飞机。
最终飞机成功抵达朝鲜,所有乘客和机组人员均安全获释,无人伤亡。9名劫机者全部被朝鲜收容,并一直在朝鲜生活。
![]()
看起来,这是一个有惊无险,甚至皆大欢喜的故事,电影片名原意“好消息”,似乎也点出了这个意思…
但故事的细节,却暴露出整件事的荒诞和离谱,似乎印证了当下互联网最流行的那句话:世界是个巨大的草台班子。
![]()
比如,飞机在福冈加完油,准备飞往朝鲜,但日本政府仅仅提供了一张从课本撕下来的简陋地图,拒绝提供航线帮助。
这是真实的。
直到这架飞机最终抵达朝鲜,机长始终没能拿到一份真正的地图。
![]()
再比如,韩国政府居然想把自己的机场伪装成是朝鲜的,这也是真实的。
电影做了一些喜剧化改编,但真实的过程同样也很魔幻。
劫机者当时提问,朝鲜的“五年计划”是什么,被问者答不上来。
劫机者进一步要求他们拿出大幅的金日成领袖的照片,韩国作为朝鲜的敌国,根本拿不出这些照片,由此被劫机者识破…
还有,劫机者使用的日本刀、手枪、炸弹等,全是道具或仿制品。
但在他们抵达朝鲜之前,没有哪个政府能查出真相,并采取有效行动。
![]()
这些,都只是明面上我们能看到的荒唐…
对那些我们普通人无法深入了解的,国与国之间的利益交换,国家内部的运作、决策,电影则做出了更荒诞离谱,却又令人深思的改编。
它讽刺日本政府的刻板、低效。
![]()
![]()
![]()
政府、自卫队、航空公司彼此牵制,找不出一个说了算的,一顿操作猛如虎,却忙了个寂寞。
![]()
它讽刺韩国政府跪舔美国,政府内部则互相甩锅,有好处就领导抢功,有麻烦就下属背锅。
![]()
![]()
![]()
它也没放过朝鲜。
特别搞笑的一幕,是韩方布置机场,一个电影导演戏瘾犯了,非要混一个朝鲜军人的角色来演,但一直被拒绝。
理由很简单,他太胖了,朝鲜不可能出现第二个胖子。
![]()
电影还嘲讽了那9个劫匪,号称要解放全人类,干的却是伤害普通百姓的事。
![]()
遇到意见不统一时,他们竟然不愿意“少数服从多数”,因为那是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。他们要“尊重每一个人的意见”,但结果就是,无法统一,最后还是听老大的…
原来9个人也能搞成独裁…
![]()
![]()
整个事件让我们看到,不管怀抱什么样的理想,不管是什么主义的信徒,无论是左是右,是南是北,只要碰上了草台班子,什么事情都能搞砸。
而越来越多的现实,让我们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,这样的“草台班子”随处可见…
就比如最近发生的“巴黎卢浮宫被盗事件”。
4名蒙面劫匪伪装成建筑工人,仅7分钟内破窗进入卢浮宫核心展厅,盗走9件拿破仑时期的王室珠宝…
安保系统形同虚设…
![]()
这并不是一个可以一笑了之的八卦…
正如这部电影试图告诉我们的,我们普通老百姓,不过就是那架飞机上被劫持的普通人。
哪怕机长那么专业负责,哪怕乘客能临危不惧、互相帮助,但因为那些草台班子,他们的命运身不由己…
那些国与国之间的博弈,那些政客间的撕斗,那些“主义”间的纷争,随时可以牺牲普通人的性命…
那些站立于权力之巅的人,早习惯于把人高度抽象为冰冷的数字、可调配的工具,他们只需一个指令,一个挥手,便有无数的命运被牵动,在看不见的地方承受着具体的苦难。
而我们这样的普通人,能够安稳度日,与其说是命运的眷顾,不如说是靠着自己的坚韧与挣扎。
不必仰望权力,更不必与之共情,我们最该感谢的,是在洪流中依然努力活着的自己。
![]()
电影中有这样一个特别讽刺的细节。
徐高名,是这次事件中韩方的一名士兵,他回忆起父亲,曾参加过朝鲜战争,被自己人的炮弹炸掉了双腿。
可父亲从未言悔。
他相信自己的牺牲得到了国家的珍视,尤其引以为傲的,是总统亲自赠予他的那块手表。
在他心中,那不仅是一份礼物,更是一枚荣耀的勋章,象征着认可与尊严。
![]()
![]()
但到电影结尾,徐高名才知道,那块表,并非什么总统私藏,也不是独一无二的荣光。
它不过是成批订制、随意颁发的寻常物品,谁都可以被授予,谁都可能被敷衍。
而他的父亲,终究只是这场宏大叙事里,一个被蒙在鼓里的“代价”。
![]()
参考资料:
凤凰资讯,《解密:1970年日本赤军劫机飞往朝鲜内幕》
赞(4)